有人说:“趋势就像一匹马,如果在马后面追,你永远都追不上,你只有骑在马上面,才能和马一样的快,这就叫马上成功!”
中兽药,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简单说,就是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动物身上。兽药残留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有关专家认为,中兽药由于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将在很大程度上逐步取代化学药品。
中兽医药是地道的生态医药。它具备的天然性、无残留性和无抗药性,是化学药品无可比拟的,应用中兽医药是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选用中兽药养殖畜禽,既能控制畜禽疫病,实现绿色养殖,又能有效地解决化学药品残留超标的问题,实现防疫治病关口的前移。
中兽药中蕴藏着许多有益于动物体的原生态预防和治疗药物。这些天然药源,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矿藏。全国中草药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库有13265种,已鉴定可作药用的植物有9000多种。中兽医正是合理地利用了这些原生态的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其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并对其合理开发和利用。只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发挥这些药物所具有的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费用较低的优势。
中草药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甙类、挥发油,有的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既可直接杀菌、抑菌、抑毒,又可通过大量生理活性物质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如某些生物碱能增强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细菌的吞噬功能;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对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进行免疫调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发 展 中 兽 药 是 大 势 所 趋
近年来,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我国畜牧业提出“科学利用、逐步减用、严禁滥用抗生素”口号,对兽药的管理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之下,替抗药物的研发应用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中兽药是指在传统中兽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我国使用中兽医药诊治动物疫病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因具有增强免疫、促进增长、抗菌抑菌、防治疾病等功效以及天然、副作用小、无残留等特点,中兽药成为当下兽药行业转型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
因为中兽药具备种种优点,因而近几年,中兽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关注,发展极为迅猛。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有近2000家兽药厂,除了100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其他的兽药企业几乎都涉及了中兽药的生产。
中 兽 药 未 来 发 展 的 方 向
第一个角度,天然植物保健型添加剂。首先,从“中药”转换为“天然植物”的概念,国外一百年前就这样称呼了,这样就解决了“道地药材”和“含量标准”的禁锢,也就没有必要围绕什么标准什么含量做文章,实际上国家饲料管理部门已经将很多中药材列入饲料添加剂,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第二个方向,针对一些动物上无法用常规药物治疗的重大疾病,尤其是一些病毒性疾病,通过古典成方加减来解决。为什么要加减,一是根据病情变化,二是看原材料成本。目前来看,中药在抗病毒、清肺热、健脾胃、调肝肾、补气血、解百毒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原则还是不必要用太贵重的中药。方剂也没有必要固守陈规,环境在变,病症再变,原料在变,因此市场这类药的工业化生产也就需要考量了。
第三,中药应用上的工艺研究,即在剂型上的扩展。中药散剂,目前中药最合适合理的使用方式就是150目左右散剂,易吸收,生产成本低,效果又快又好;口服液,口服液溶于水,是当前最便捷临床使用的剂型,但口服液因为挥发油的流失,生产过程会有大约10-20%的药效浪费。天然植物挥发油的应用,现在正在兴起,现代中兽药,如何把中药与挥发油结合起来,能够促进药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个趋势,这方面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各种挥发油如何让口服液溶于水的研究,大有前途;中药提取方面没有必要做大文章,因为中药高效定向提纯,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贵重的或特定中药以及特定成分,中兽药方面它不符合降本增效的商业逻辑和市场需求。
中 兽 药 未 来 发 展 的 三 大 趋 势
01 中兽药的现代化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兽药的现代化已经喊了十多年;然而,至今在兽药行业尚无一家真正践行了“中兽药现代化”。那么,“中兽药的现代化”是什么样子的呢?
现代化的中兽药是高效、优质、安全、稳定、质量可控、给药方便、具有现代化剂型而又不失中药特色的新一代动物用药,包括单味、复方及以中药为主的中西结合制剂。在研制现代中兽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临床质量管理规定(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GMP)等质量标准。
目前,国内中兽药制剂的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含量不高,剂型粗糙,质量难以控制。近年来,为加快中兽药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中兽药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摆脱过去“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改变“粗、大、黑”的面貌,确保中兽药制剂质量与疗效的稳定,开展中兽药制药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中药进行二次开发,优化中药前处理的技术设备,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广大兽药企业和相关单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这也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兽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有许多亟待推广和正在研究的中兽药生产技术如超微粉碎技术、浸提技术等。
根据中国中兽药这个特色药物品类的特点,以及再结合现代畜禽养殖业,正在深入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绿色养殖发展之路。现在和未来,防病、治未病是用药需求的发展趋势。那么,基于这样的分析和判断,中兽药最大发展机会与潜力,是在于在不违背老祖宗的原则下,在如下方面做到“精准”出击和发力!
第一,就是每一个企业,要确定自己发展中兽药的特色。就是说,你做中兽药市场的哪个机会点?
这个机会点,在当前市场具有可观的量,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要有长远性,不能发展发展就没有了!
这就是发展中兽药的战略,这个战略的确定,一定不要贪,且一定要“精准”!因为中兽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就是模糊性、不确定性,这就是传统它针对个体治疗的“灵活性”优势。
然而,如今规模化、集约化的群体养殖,中兽药产品的灵活性就是个最致命的劣势!
因此,中兽药企业,如果在这个战略判断上出了问题,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努力,绝大部分都将苍白无力!就是你其它方面特别优秀,那也将使其它方面的优势大打折扣或抵消过半。
第二,那就是决定战略实现的核心,即产品质量和产品力如何?这里方剂是决胜的基因,如果在已确定战略的基础上,方剂不支撑战略领先的话,再往下的系列努力又将是回天无力,市场上对竞争产生不了持续冲击力。
顶多你价格低一些、返点高一点,有些贪图这些产品显性指标的会进些用用、试试,但因为方剂不先进、产品不支撑,诸如疗效、安全等客户体验较差,则形成不了持续购买力,即回头客没有,产品半死不活。
第三,方剂选好了,用材很关键。再好、再经典的方剂,如果药材不道地;药材性味没有锻造好,如该炮制没有炮制;那么,再好的方剂,药效也会大打折扣。
第四,就是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需要群体给药;那么,群体给药的什么剂型最适合呢?如若能接受拌料方式的口服给药,那散剂是效果有保证且最经济的;如若需要饮水口服给药的,那口服液是最经济的。
但是,问题就来了。传统中兽药都是现配现用的“现场用药”,而现代中兽药则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定型储存用药”。这种由于养殖用药模式和兽药生产模式的新变化,使得中兽药必须经过现代工业化制药工序,制成技术性的制剂发到养殖终端“存放起来”,养殖需要使用时才会使用。
所以,好的方剂和好的药材,必须有好的生产工艺,确保生产下线的散剂中的有效组分和口服液中的有效组分,在生产工序过程中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不丢失或少丢失,这是中兽药现代化生产工艺必须确保的课题。
第五,如果上述都做好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确保中兽药制剂在产品有效期内,产品中的有效组分的稳定问题。传统中兽药用药,都是现场熬制、现场用药;而如今工业化生产、异地用药,制剂技术就决定了中兽药产品中、诸多活性组分在有效期内的稳定性。
这些活性组分的长期稳定性,是通过制剂技术实现的,而不是如今99.9%的厂家,“方剂+道地药材+现代生产设备”的简单生产!这种中兽药产品的生产方式,只适合现场配制、现场生产和现场随即用药。
因为很多中药材经粉碎后、特别是提取成水剂后,很多活性组分在生产工序过程中,因为植物破碎、活性组分暴露,就遇热、见光、机械作用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生产出来之后,又要经过物流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存放,这期间会发生更大、更多的变化。
这就是很多很好的所谓正规企业,生产的真正中兽药产品,同一方剂、同一药材、同样工艺、同一批次、同样动物及品种、同样的使用机会等,而不同地域、不同时节、不同使用者等,差异却过于显著的原因之一。
第六,就是使用机会的“精准性”,这决定了好产品,有比较广的适用面和比较高的使用成功率。
这一点,必须有充分和清醒的认识。
因为传统中兽医的一大特点与优势就是:模糊性。甭管你是啥病原、病毒,只要对住证,我都治!这种在古代针对个体实际诊断情况,进行经典方剂加减下的个体治疗,是成立的。更何况,那时科技没这么发达,各种技术手段都没这么先进?
所以,一个方剂,基于现代科学研究与技术条件下的新的分析和认识,以及临床的广泛验证与总结,必须找到一个“精准”的适用机会,而且,这个机会点,是这个方剂的最大优势,是地区、季节、动物等适用面最广的,临床使用的成功率相比其它机会点是最高的!
然后,企业就在方剂、药材、工艺和制剂技术等方面,长期的、持续的围绕这一点从技术上“精准”发力,必将做出企业自己的、标立于行业的特色现代中兽药发展之路。
02 中兽药的中西结合趋势
中兽医重视整体,西兽医重视局部。虽各有其利,但都失之偏颇。中兽医停留在宏观,不利于认识渗透;西兽医局限于微观,则会忽视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只有多学科微观地深人发展,才能保持和进一步发挥兽医中药的整体性特色。因此中西结合是现代中西药发展的又一趋势。
自从清末民初张锡纯应用石膏阿司匹林汤以来,中西药合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半个世纪以来,用于防制动物疾病的中西药合方不断增多,并且初步摸索到了一些配伍规律。进入21世纪,中西兽药结合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科学,其优越性也会更加凸显出来。在实践中,中西兽药结合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中西药联用、中药西制、中药西化、西药中用。中西结合的兽药产品有复方禽菌灵、石膏阿司匹林汤、止泻补液合剂等。
03 中兽药的国际化趋势
在日韩等国家,中药用于人的医疗保健有较长历史,但用于动物不多;欧美国家过去只对针灸感兴趣,动物诊疗上应用中药则很罕见。近年来,在欧、美、日、韩以及我国的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中兽药开始逐渐被认同。当前海外中兽药发展的特点是:注重疗效与实用;采用现代剂型;治病与保健相结合。英国皇家药物学会编撰的《兽医处方集》中,收载了马钱子、车前子、梧桐、茴香、姜等天然药及其单味或复方制剂,用于牛、羊、猪、犬、猫等动物的疾病治疗。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重视中药,但注重的程度不一样。中药在欧美的地位就不如东亚。直到如今,中兽药在美国和欧洲仍被视为是一种替代医学,尚未被大多数兽医接受。尽管如此,“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浪潮还是在推动全球中药的利用与开发。据统计,20世纪末中药的年国际贸易总额已达160亿美元。
中兽药崛起,势不可挡!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
相关新闻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2022 年一季度山东省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双A级评定
总部地址:奎文区新华路与健康街交叉路口金江大厦11楼
基地地址:山东潍坊昌乐崖头工业园1号
业务电话:0536-6946838 邮箱:xayaoye@126.com
页面版权所有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1832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潍坊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