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保健影响力品牌
Influential Animal Health Brand In China
聚英才兴世纪伟业,塑精品安天下生灵

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兴安药业
  • 来源:兴安药业
  • 发布时间:2017-03-0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概要描述】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兴安药业
  • 来源:兴安药业
  • 发布时间:2017-03-02
  • 访问量:0
详情

3月11日,国务院发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这是1988年12月发布《标准化法》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改革方案》指出,要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突出公益性,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这个纲领性文件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畜牧标准化是标准化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技术支撑。我国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发展成绩举世瞩目,问题挑战严峻紧迫,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用标准引领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要求畜牧标准化加快落实《改革方案》,调整思路、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合力推进,尽快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标准体系。

一、我国畜牧标准化发展状况我国畜牧标准化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2004年以来,相继发布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实施了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专项,2006年成立了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截至2014年,我国现行有效畜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计700余项,内容涵盖畜禽养殖、饲草料加工、草原草业、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和种、料、养、检等关键环节,初步建立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基本实现了生产有标可用、检测有标可依、质量有标可判,为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现行畜牧业标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不足,面临着严峻形势。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标准缺失老化滞后,难以满足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需要。特色畜牧业标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草原生态、养殖环境、设施设备等标准供应不足。标准更新速度慢,“标龄”时间长。重大基础标准建设滞后,奶牛等饲养标准急需修订,畜禽营养需要量标准急需制定。部分标准的内容交叉重复,对同一环节的规定不一致甚至冲突,标准的一致性和衔接度不够。标准质量不高,推广普及率低。定性描述较多,量化指标偏少,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内容陈旧,指标设置不科学,标准的先进性不高。存在“两张皮”现象,与产业需求脱节,存在科研化倾向,标准的适用性不强。

2.标准体系不够合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多以一般性产品和种养规范类为主,公益性不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层级之间的制定范围和职责分工不够合理。市场自主制定、快速反应需求的标准不能有效供给。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制定的标准在我国没有法律依据,团体标准没有培育起来。受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畜牧企业制定标准的积极性不高、能力不足,企业标准缺乏竞争力。

3.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标准发布主体单一,主要是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标准审批发布时间长,尚未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尚未建立团体标准发布管理机制。实施企业标准备案制,一定程度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标准重审查发布、轻跟踪评价,重管理、轻服务。标准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够,不方便推广应用。政府主导制定的部分强制性标准信息公开、免费使用,但还有部分强制性标准和大部分推荐性标准需有偿使用。企业是采标、用标的主体,但其参与标准制(修)订的程度不够。部门之间、标委会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职责界定不清,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够完善。

4.标准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是一个基础产业,与工业标准化相比,农业标准化更需要加大支持。目前,每年中央财政补助经费不足2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畜牧标准制(修)订需求。投入不足,标准数量少,补助经费低。每个行业标准项目补助3万~7万元,国家标准项目甚至没有资金支持。对畜禽营养需要、草原生态等重大基础性标准研究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国家、团体和企业多元投入机制。

二、新形势下加强畜牧标准化的思路和重点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正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据统计,2014年我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8707万吨、2894万吨和3725万吨,肉类、禽蛋产量世界第一,奶类产量世界第三,保障了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发展方式仍然落后,部分畜产品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养殖污染趋势加重,主要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畜牧业发展质量亟待提高。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实践证明,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重视标准化,用标准来解决发展质量问题,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畜牧标准化应紧紧围绕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目标任务,以支撑现代畜牧业发展为方向,以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质量安全和竞争力为核心,以过程管理风险防控为重点,努力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开放有序、科学统一、运行高效的现代畜牧业标准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1.紧紧围绕依法治牧推进畜牧标准化。标准是法律法规的技术细化,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是生产经营中的“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总要求。畜牧业也不例外,要依法治理、依规推进。要围绕法律法规推进标准化,量化《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内容,增强可操作性。要围绕行政审批推进标准化,制定种畜禽、牧草、奶业等行政审批配套标准,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要围绕产业政策推进标准化,制定草原奖补、良种补贴、奶业振兴、统计监测等配套技术规范,推动产业政策更好执行。

2.紧紧围绕资源高效利用推进畜牧标准化。目前,饲料资源紧缺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14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达714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80%以上,鱼粉进口依存度75%以上,饲用玉米已从供求平衡转向供应偏紧。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等问题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今后,畜牧标准化应进一步聚焦资源高效利用,加快建立“节粮、节水、节地”、资源高效利用畜牧业标准体系。

3.紧紧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畜牧标准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不仅是产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安全优质畜产品首先是“养”出来的。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入手,抓好过程管理,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要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制定安全用药、科学用料、健康养殖标准技术规范,加快推进转变发展方式。制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提高行业监管能力。建立质量追溯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全程可溯源。

4.紧紧围绕现代种业建设推进畜牧标准化。我国是畜牧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良种需求大、进口数量多。建设现代畜牧业离不开现代种业,种业发展需要标准支撑。要围绕现代种业建设,以种业安全和市场化规范运行为核心,加快建立现代畜禽牧草种业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畜禽牧草资源保护、品种标准、良种登记、性能测定、种子标签、质量监测等标准。用标准来推动种业措施落实、规范生产经营、衡量质量安全。

5.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畜牧标准化。草原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污染防治是现代畜牧业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加快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十分紧迫。要抓紧制定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标准体系,着力解决草畜平衡等重大标准缺失问题,为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大力发展草牧业提供支撑。抓紧制定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标准,推动制定养殖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促进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6.紧紧围绕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畜牧标准化。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标准是推进现代畜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有效抓手。要建立畜产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推动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实现优质优价、优胜劣汰。要建立畜牧业期货贸易标准体系,制定标的物质量标准、交割行为规范及其配套技术规范,推动期货贸易健康发展。逐步建立畜产品电商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

相关新闻

兴安集团2021年终经营会议暨2022战略规划会议

兴安集团2021年终经营会议暨2022战略规划会议

2022年1月10日,兴安集团年度战略会议顺利召开。会议以“建章立制,营销升级,创新增长”为主题,总结了集团2021年的发展状况,制定了2022年的战略纲要。集团董事长时建民,总裁张克富,副总裁徐建龙及集团部门领导,各公司销售、基地总经理共18人参加会议。 财务总监 王有明 会议开始,财务总监王有明就集团全年经营情况做了详细汇报。2021年,在禽畜养殖市场持续低迷,贸易摩擦频繁,疫情持续肆虐等不利因素下,山东兴安牧业科技集团全年销售业绩非但没有出现下滑,且稳中有进,个别子公司如华博牧业销售业绩实现“翻一翻”式的跨越式发展,各公司应收欠款进一步减少,集团经营状况稳中向好。   副总裁 徐建龙 随后,副总裁徐建龙做了“建章立制、营销升级、创新增长”的主题报告。徐总指出,2022年集团各子公司要全面完善规章制度,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运行流程,集团上下做到按制度管人,按流程做事。在营销领域,徐总强调,客户的开发与服务要有目标性、计划性,要做好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业务往来流程要进一步规范,各层级人员的奖励模式须更加科学。   在上午的会议中,各子公司的销售总经理针对2021年销售状况、营销举措、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报告。大家相互分享了自己过去1年在市场开拓,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亮点,总结了成就与不足,并对2022年的工作做了详细规划。     2021年是兴安集团生产领域的大跨越、大发展之年。纵观2021年,集团在生产设备升级、生产环境改造、产能扩充等方面投入资金达3000多万元。2021年11月,方舟中药提取基地通过新版GMP验收。截止会议当天,集团其它生产基地改造升级工作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集团生产技术总监曾现良在其汇报中向大介绍了2022年兽药生产与质检法规的新动态。曾总强调,2022年,兽药生产法规进一步严格,法律处罚进一步加大,为进一步深化集团各厂区的规范生产工作,集团将在各厂区陆续举办规范生产培训、规范生产内部评比等活动。   人力资源总监 于路霞 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于路霞向大家做了“管理者的有效性”报告,于总首先强调了管理者对组织作出承诺的必要性,并从“持续思考”、“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以及“用人所长”三个层面讲解了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集团总裁 张克富 未来3年,畜牧行业与动保行业必将迎来“大洗牌”,随着养殖业快速向集约化,规模化聚拢,上游对动保行业的供需关系将面临“重置”。总裁张克富在其战略规划报告中强调,未来3年,集团要加快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营销端要加快拥抱养殖头部企业的步伐,并且合作模式要从”供需”进一步升级为“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进退一体。   董事长 时建民 会议最后,董事长时建民做了总结性发言,肯定了大家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时总强调,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要切实利用好2021年的建设性、战略性投资,通过内部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与营销升级措施,把握住市场机遇, 加快冲锋的步伐。  
2022-02-10
2022

2022 年一季度山东省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

一季度:生猪深亏,家禽陷入亏损,牛羊盈亏震荡 ★生猪: 生猪(按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 自繁自育盈 亏成本线为 18.49 元/公斤,一季度养殖亏损 659 元左右; 外 购仔猪育肥盈亏成本线为 17.79 元/公斤,亏损约为 580 元。 ★家禽: 肉鸡成本约合 8.34 元/公斤,每只鸡浮亏 1.6 元左右; 肉鸭 8.00 元/公斤,大鸭处于亏损状态,每只亏损 2 元左右; 小鸭处于整体亏损(合同鸭由于有保底价,合同户每 只鸭毛利约 1.5 元);蛋鸡养殖,规模化场鸡蛋成本 9.0-9.6 元/公斤,中小养殖场户鸡蛋成本约在 8.4-8.8 元/公斤,对于 现代规模化鸡场,每公斤鸡蛋亏损 0.4-1 元,对于小养殖户, 每公斤鸡蛋亏损额 0.2 元。 ★奶牛: 奶牛每日饲养成本(按奶牛日均单产 28 公斤) , 折合公斤奶平均成本为 3.91 元,一季度头均盈利约 680 元;  单产低于 7.5 吨的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肉牛肉羊: 肉牛育肥价格盈亏点为 29.5 元/公斤,肉牛 集中育肥式每头盈利 2700 元, 自繁自育每头盈利 3000-4000 元; 绵羊自繁自育每头盈利 38 元,集中育肥式每头略亏 7 元; 山羊自繁自育式每头盈利 94 元,集中育肥式每头亏损 22 元。 一、生猪: 一季度价格震荡回落 ( 一)自繁自育 1、成本(每头):仔猪 300 元,饲料 1100 元,疫苗 30元,用药 15 元,生物安全成本 40 元,水电费 25 元,人工 70 元,固定资产折旧 50 元,财务 20 元,死亡淘汰均摊 25 元, 合计 1975 元。 按本季度适宜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 17.95 元。 2、价格盈亏点: 17.95 ×( 1+3%) ≈18.49 元/公斤,其中 增加 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4 月 7 日价格: 育肥猪 12.50 元/公斤,实际出栏体重 平均 110 公斤。 4、养殖收益: 110 ×( 12.50-18.49)≈ -659 元/头。 5、养殖风险: 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 9 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 6 分,生物安全风险 3 分。 ( 二)外购仔猪育肥 1、成本(每头):仔猪 180 元,饲料 1400 元,疫苗 35元,用药 20 元,生物安全成本 40 元,水电费 25 元,人工 70 元,固定资产折旧 60 元,财务 20 元,死亡淘汰均摊 50 元, 合计 1900 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 17.27 元。 2、价格盈亏点: 17.27 ×( 1+3%)≈ 17.79 元/公斤,其 中增加 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当前价格: 育肥猪 12.50 元/公斤,实际出栏体重平均 110 公斤。 4、养殖收益: 110 ×( 12.50-17.79) ≈-580 元/头。 5、养殖风险: 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 8 分,主要风险 因子为市场价格风险 6 分,生物安全风险 3 分。 备注: 仔猪成本为 21 日龄断奶小猪,其成本为前期母猪 等各环节费用均摊到仔猪; 饲料、用药、用苗、水电、人工、 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是 21 日龄到育肥结束期间的费用; 育肥 猪是指 120kg 出栏肥猪,如出栏体重低于或多于以折算此体重 计算; 盈亏点价格确定是在所有养殖要素组成直接成本基础 上,考虑产业不同规模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自繁自育模式增加 3%加权,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增加 3%加权计 算得来; 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以 1-10 分计算,主要风险因 子包括生物安全风险、价格风险、质量安全、政策风险(如环 保等) 和不可抗力等。 二、肉鸡: 产业由盈亏基本平衡陷入亏损 1、成本核算: 白羽肉鸡,以饲养 40-42 天出栏为例,按 照当前生产资料价格计算,鸡苗 2 元/只,出栏毛鸡平均 2.5 公斤,饲料 4.1 元/公斤,料重比 1.5: 1,综合费用(包含免 疫费+药费+人工费+抓鸡费+水电费+取暖费+土地承包费+生活 费+折旧费+维修费等) 约 3.5 元/只,成本合计约 20.87 元, 合毛鸡 8.34 元/公斤(实际上由于疫情因素接近 1/5 的鸡未到 出栏标准就提前处理)。 2、盈亏情况: 最近出栏肉鸡苗价约 1.1 元/只,饲料均价 4.1 元/公斤,毛鸡出栏体重平均2.5 公斤,每只鸡成本约 19.87 元,合毛鸡约 7.94 元/公斤,而一季度毛鸡价格整体维持在 8 元/公斤以下(6.8-7.8 元/公斤) ,平均每只鸡亏损 1.6 元左 右。 三、肉鸭: 一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1、成本核算: 大鸭,以饲养 37-38 天,出栏毛鸭 2.75 公斤,当前生产 资料价格计算,综合成本约 22 元/只,其中饲料 17.80 元,药 费 0.6 元,苗 1.5 元,人工 1 元,折旧 1 元,抓鸭费 0.1 元, 合毛鸭 8 元/公斤。 小鸭,以饲养 28-30 天,出栏 1.75 斤以上鸭子为例,成 本约 12.90 元/只,其中饲料 9.4 元,药费 0.5,苗 1.5 元, 人工 0.7 元,折旧 0.7 元,抓鸭费 0.1 元,合毛鸭 7.38 元/ 公斤。 当下毛鸭成本仍在高位,屠宰经营压力增大,拉涨情绪较 强。4 月上旬,待出栏的合同鸭价格成本在 7.70-7.90 元/斤 区间上下,总体呈现区间震荡调整态势,较 3 月底价格有所升 高。近期上调范围主要针对供需偏紧的鸭头、鸭掌、鸭脖、鸭 锁骨等副产类单品,注意疫情导致的阶段性冻品供需错位。 2、盈亏情况: 近期出栏肉鸭,进苗时鸭苗大鸭 1.2 元/只,小鸭 1.7 元/只。鸭子成本大鸭约 21.70 元/只,合毛鸭 7.9/公斤,小鸭约 12.90 元,合毛鸭 7.38 元/公斤,当前山东 区域市场毛鸭价格约 6.6-7.6 元/公斤(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在 6 元/公斤) ,大鸭处于亏损状态,一季度每只亏损 2 元以上, 小鸭整体亏损。合同鸭由于有保底价,合同户每只鸭毛利约 1.5 元。 四、蛋鸡:蛋价高位震荡,呈现“V”型走势 1、成本核算: 以规模化集约养殖模式为例饲养 500 天淘汰,可产蛋 17-19 公斤,鸡苗 4-5 元/只,饲料原料成本居高 不下,配成全价料约 3500-3600 元/吨,全程饲料成本约 170 元/只,防疫费 5 元/只,人工水电等 5 元/只,固定资产折旧 7 元/只,合计投入 190 元/只,若单算鸡蛋收入,折合 5.0-5.6 元/斤,由于淘汰鸡可售 20 元/只,若扣除淘汰鸡收入抵消部 分成本,折合 170 元/只,折合鸡蛋成本 9.0-9.6 元/公斤。对 于中小户,养殖成本略低,约 8.4-8.8 元/公斤。 2、盈亏情况: 每年春节过后为需求淡季。春节期间市场 处于库存消耗期,鸡蛋需求平淡,1-2 月份鸡蛋价格走低,3 月份震荡上行。据监测 1-3 月份,我省鸡蛋均价为 9.76 元/ 公斤、8.72 元/公斤、9.00 元/公斤,呈现“V”型走势。鸡蛋 价格由年初的第一季度鸡蛋价格价格整体维持在 8.0-9.4 元/ 公斤,规模化鸡场每公斤鸡蛋亏损 0.4-1.0 元,小户每公斤鸡 蛋亏损 0.2 元左右。 五、奶牛:牛奶价格高位震荡,奶牛效益较好 1、成本核算: (1) 初产牛: 一头怀孕成母牛目前售价 24000-26000 元, 其中初生小母牛售价 5000 元/头(有价无市) 、小公犊售价 3000 元/头,折合产犊效益为 3000 元/头,按 24 个月( 14 个 月配种,怀孕 10 个月)测算,其饲养成本 10000-12000 元。 (2) 经产牛: 产奶牛每日饲养成本(每公斤生鲜乳) : 按奶牛日均单产 28 公斤来计算,奶牛公斤奶平均成本为 3.91 元,其中全价料成本 2.98 元、生物资产折旧 0.65 元,环比持 平%,同比升高 5.39%。 2022 年第一季度饲料成本的上涨伴随着人力劳动成本和 其他原材料物价的上涨, 以及牧场奶公犊和淘汰牛价格下降, 对养殖效益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据监测,我省一季度玉米 平均价格为 2.82 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降低 3.09%; 豆粕 平均价格为 4.17 元/公斤,环比升高 11.49%,同比升高 9.16%; 麸皮平均价格为 2.29 元/公斤,环比升高 6.02%,同比升高 7.51%。 2、养殖收益: 2022 年第一季度我省奶价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一季度我省生鲜乳平均交售价格为 4.23 元/公斤,环比降 低 1.63%,同比降低 1.17%; 按月度监测来看,1-3 月份我省 生鲜乳平均交售价分别为 4.32、4.26、4.12 元/公斤。第一季 度奶粮比价均值为 1.51,环比降低 1.31%,同比升高 2.68%, 一季度奶牛养殖收益低于去年四季度,但略高于去年同期。 经产牛具体收益为,一季度生鲜乳平均交售价为 4.23 元/  公斤,按单产 8.5 吨的奶牛,每头年效益 8500 ×( 4.23-3.91) =2720 元/头,一季度均头盈利约 680 元; 单产低于 7.5 吨的  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初产牛年获益为 6000-8000 元/头。 备注: 本次测算没有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对于牧场 效益的直接冲击。3 月份以来,多地多点相继发生本土新冠肺 炎疫情,部分中高风险区所在市、县进入“静止状态”, 区域 封控、交通阻塞。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乳品加工企业暂停收 购生鲜乳,奶农生鲜乳滞销,只能低价销售或是喷粉处理,奶 价跌至 3 元/公斤左右,远低于 3.9 元/公斤的成本线,奶农陷 入亏损境地。 六、肉牛肉羊: 肉牛效益可观,肉羊盈亏震荡 ( 一)肉牛 1.饲料价格: 常用粗饲料价格 1000 元/吨,精饲料 3200 元/吨。 2.价格: 育肥牛 34 元/公斤,犊牛 50 元/公斤。 3.育肥牛价格盈亏点: 29.5 元/公斤,肉牛专业育肥每头 盈利 2700 元,养殖母牛每头盈利 3000-4000 元。 4.盈利测算: 专业育肥式: 购进犊牛和架子牛费用 10000 元,饲料 7000 元/头,水电 50 元/头,用药 50 元/头,人工 200 元/头,固定 资产折旧 200 元/头,土地租金等 150 元/头,合计总额 17650 元。按 600 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约 29.5 元,当前肉牛 出栏价格约 34 元/公斤,每头盈利 2700 元。 母牛养殖式: 犊牛落地成本 6000 元,饲料 300 元/头, 配 种用药 100 元/头,水电 25 元/头,人工 200 元/头,固定资产 折旧 200 元/头,土地租金等 75 元/头,合计总额 6900 元。按 当前架子牛价格 10000 元/头,母牛养殖效益(犊牛交易收入 减去犊牛和母牛饲草饲料、基础设施、水电、人工等成本) 为 3100 元。 大规模繁育场因设施设备、人工、土地等成本较高,养殖 母牛盈利约 2500 元/头。肉牛养殖户因为人工及粗饲料成本较 低,单位经济效益要高于规模场,可达 4000 元/头。 ( 二)肉羊: 1、绵羊: 自繁自育式,断奶羔羊 770 元/头,饲料 720 元/头,用药12.33 元/头,淘汰费用 20 元/头,水电 13.33 元/头,人工 48.33 元/头,固定资产折旧 16.67 元/头,土地租金等 11.67 元/头, 合计总额为 1612.23 元/头。按 55 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29.32 元,一季度肉羊出栏平均价格 30 元/公斤,每头略盈利38 元。 集中育肥式,断奶羔羊 800 元/头,饲料 745 元/头,用药 17 元/头,淘汰费用 20
2022-04-20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双A级评定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双A级评定

近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布〔2022〕23号公告,公布了2021年度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结果和企业名单。山东兴安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兽药、饲料均被评定为A级生产企业。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公告 公告〔2022〕23号   按照《山东省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规定,在全省取得《饲料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和《兽药生产许可证》的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经市、县两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评定标准组织评定,省畜牧兽医局汇总会商,现将2021年度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结果和企业名单公告如下。 一、饲料生产企业分级评定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2031家饲料生产企业参与评定。其中,年度评价优秀企业(A级)627家,占比30.9%;良好企业(B级)1090家,占比53.6%;一般企业(C级)201家,占比9.9%;因新建、停产、未完成整改等原因未评定等级113家,占比5.6%。 二、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286家企业参与评定。其中,年度评价优秀企业(A级)96家,占比33.5%;良好企业(B级)138家,占比48.3%;一般企业(C级)30家,占比10.5%;因新建、停产、未完成整改等原因未评定等级22家,占比7.7%。 各市、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山东省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要求,尽快指导企业完成等级公示牌的更换挂牌工作,加强分级结果应用和宣传,加大对一般企业(C级)及未评定等级企业的跟踪监管,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动态调整(调整结果及时报我局饲料兽药处)。 附件:1.2021年度山东省饲料生产企业分级评定名单    2.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名单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2022年3月14日    
2022-04-19
logo

网站首页            关于兴安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总部地址:奎文区新华路与健康街交叉路口金江大厦11楼

基地地址:山东潍坊昌乐崖头工业园1号
业务电话:0536-6946838   邮箱:xayaoye@126.com
页面版权所有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1832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潍坊

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