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保健影响力品牌
Influential Animal Health Brand In China
聚英才兴世纪伟业,塑精品安天下生灵

中国肉鸡产业危局的三大思考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兴安药业
  • 来源:兴安药业
  • 发布时间:2017-03-0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中国肉鸡产业危局的三大思考

中国肉鸡产业危局的三大思考

【概要描述】中国肉鸡产业危局的三大思考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兴安药业
  • 来源:兴安药业
  • 发布时间:2017-03-02
  • 访问量:0
详情

中国肉鸡产业一而再,再而三遭受重创。中国人,尤其是地方官员谈“禽”色变,成为不争的现实。如何破解中国肉鸡产业局面,笔者在马年伊始,提出三大思考,窥管之见,以供参考。

一 自然有机养殖,快乐鸡类,幸福人类

痛苦的肌肉会痉挛,快乐的动物会跳舞。人类在感到快乐的时候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他动物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草原上撒欢蹦跳的小牛犊小马驹,还有展翅翩翩的白鹤和锦鸡之类,这都是天性使然。我们养殖的肉鸡同样有这样的天性,但是,为了追求高效益和规模化,人们把肉鸡的这些天性无情地扼杀掉了,根本就不问不管鸡的快乐,把鸡从小鸡苗到青年鸡再到“商品肉鸡”都关进特制的笼子里,哪里会有人关心它们快乐不快乐。

鸡会跳舞,人类不让它跳;鸡会说话唱歌,人类听不懂。安徽老乡鸡老板束丛轩曾经告诉我,他听得懂鸡的语言。他说在自然状态下的母鸡下了蛋之后,往往会“咯咯咯”地叫一阵子,那是表示“欢乐”的意思;公鸡在发现敌人时,会大声高叫,那是向鸡群发出“警惕”的信号;母鸡在发现小虫子、小米粒时,也会“咯咯”地呼叫小鸡崽儿或者其他的鸡朋友们一起来分享;还有鸡群在悠然自得的时候,会轻声细语地唱起歌来……现代科学证实:快乐的鸡,肉是甜的、香的;而痛苦的鸡,因为惊恐、绝望甚至昏阙,剧烈的应激反应,鸡肉组织本能地产生一定量的毒素,因此会是苦的、酸的。这就是为什么现代都市里的人们所吃的鸡肉越来越没有鸡味,越来越难吃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安徽老乡鸡农牧公司的千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合肥紫蓬山区的林场,我看到了这种让鸡快乐的自然生态有机养殖模式。老板束丛轩还在这里建设了一座“五星级农家乐”,散养在树林中的鸡们,快乐地觅食、沙浴、唱歌、跳舞。在节假日里,城里的人们自驾车或呼朋唤友,或携带家人,其乐融融地来到这里,看鸡、玩鸡、追鸡、吃鸡、看斗鸡,亲手逮鸡,逮着了还可以带回自家享用,“从肥东到肥西,逮了一只老母鸡”。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低密度自然有机养殖肉鸡的模式,无法解决大规模工厂化养殖高产的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诚然,我国人均消费鸡肉量每年都在增长,市场需求量很大,美国总统胡佛希望“美国每个家庭的锅里都有一只鸡”愿望在中国已然现实了,据统计至2013年,中国肉鸡养殖总量已超过100亿只,仅就中国最大的肉鸡养殖公司广东温氏集团每年饲养肉鸡就达10亿只,如果都改成“低密度自然有机养殖”,的确还不现实,也没有必要。问题的根本症结是,以大规模工厂化笼养出来的肉鸡第一原则应该是:鸡肉不得成为有毒有害的肉类蛋白质,不得成为各种禽流感病菌的寄宿主,这样的肉类蛋白质越多越有害,越能危害公众食品安全,多有何益?少又何妨?!宁吃一只优质鸡翅,不吃百只笼养不快乐的整鸡!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著名定律,中国的肉鸡产业近30年的发展状态,也充分证实了这种定律的存在。肉鸡产业周期性的疫病袭扰只是表面现象,把中国肉鸡产业推向崩溃的根本原因就是盲目地追求高产,引进快大型,快速型肉鸡的规模化高密度的养殖生产。事实证明:低密度不等于没有规模,自然有机养不等于低产出。因此,笔者认为,最终拯救中国肉鸡产业,使之回归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途,很有可能就是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有机养殖,把“快乐”的天性还给鸡们。

二 规模化养殖必须强制配套规模化屠宰

对于规模化养殖,国家有相应的规定。中国的规模化养殖标准非常之低,家禽类(鸡)只要养殖在2000只以上就算是规模化。这样的标准是以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家庭副业相对照而确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行,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中最早市场化的一个产业。龙头企业、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把养殖业的规模化扩展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全国各省市县的“养鸡大王”层出不穷,全国最大的养鸡集团也出现了,如广东温氏,由7户农民,集资8000元起步,短短30年,发展到在全国十多个省份设立100多家分公司,年养殖肉鸡达到近10亿只,总产值超300亿元,这样的规模化,与区区2000只的规模,简直有云泥之别。

规模化养殖产生规模效益,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笔者担忧的是:中国家禽养殖业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规模化,这个产业最终会毁在规模化养殖上。在种植业上,由于广泛使用机耕作业、全面施用农药、化肥,人们把这种农业称为“化学农业”,与传统的生态有机农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同理,我把规模化养殖,广泛使用防疫药物的养殖业,也称为“化学养殖”,可想而知,这种规模化生产出来的肉类蛋白质作为人类的食品,其安全性令人堪忧。而且,在“化学养殖”的同时,各种疫病还是层出不穷,令人谈鸡色变的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已经指向人类。

但是,不管怎么讲,中国肉鸡产业的规模化养殖是不可逆转的。规模化是一把双刃剑,有极大的利,也有极大的害。如何保留其利,而消除其害?这考验现代人类的智慧。笔者在这里提出第二个思考,即:规模化养殖必须强制配套规模化屠宰,唯有如此,规模化养殖方可健康可持续发展。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曾经指出:“( 肉鸡产业)发展冰鲜或分割产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为发展冰鲜或分割产品,有利于改变产品的消费模式,有利于减少动物疫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你说,除了给香港、澳门运活鸡,欧洲你怎么给人家运活鸡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也大力扶持和鼓励龙头养殖企业在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同时,进行规模化屠宰加工,然后再以冰鲜或分割产品上市销售。但是,由于眼前利益的驱动,几乎所有的养殖企业(除白羽肉鸡企业外),在活鸡市场行情好或较好的情况,就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进行规模化屠宰,而是直接卖活鸡的。这是市场行为,见钱不抓,不是行家,无可厚非。但是从社会成本和安全成本考量,国家应该“强制”性要求规模化养殖企业进行规模化屠宰加工,这是关键所在。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全国最大的文昌鸡公司,每年养殖文昌鸡达5000万只,也在政府的扶持下建设了国内一流的屠宰加工厂,冷气设备甚至是从德国进口的,可以均匀地调节整个车间的气温,产能可达年屠宰千万只肉鸡。然而,实际上它每年进行规模屠宰的肉鸡不足几十万只,平均每天不足1000只。仅以广东温氏为例,其每年养殖的肉鸡近10亿只,而配套进行的规模化屠宰量则不足1亿只;全国每年100亿只肉鸡,90%是以鲜活农产品上市交易的,只有10%在活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而进行屠宰粗加工。

广东温氏集团总裁温志芬也曾分析过以鲜活农产品(活鸡)上市的几大弊端:①政府不扶持不鼓励;②增加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③打不开国际市场,产品走不出国门;④很难获得贷款等等。据我所知,安徽老乡鸡农牧公司每年养殖的600万只(号称一千万只)肉鸡,屠宰加工率就达到60%以上,原因是该公司真正延长了产业链,在合肥小庙工业区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年屠宰肉鸡和深加工肉鸡的产能可达千万只,其屠宰加工后的肉鸡产品,直接供应给近300家“老乡鸡中式快餐连锁店”。这就是中国肉鸡规模养殖配套规模屠宰的典范。试想这样在山林中自然生态有机养殖出来的“快乐的鸡们”,本来就“身心健康”,然后,还没等到它们“体弱多病”之时,就被统一时间“规模屠宰”了,这就是“预防遏制禽流感一种最佳方式”。

毛泽东曾经形象地说:“陕北的毛驴很多,毛驴驮了东西是不愿上山的,但是陕北老乡让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肉鸡养殖企业不肯进行规模化屠宰加工后再销售产品,政府就应该采用“赶驴上山”的办法,强制、逼迫、引导、扶持企业走规模化屠宰加工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要引导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冰鲜产品和分割产品的科学性和营养安全性。现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一线城市已经禁止活鸡上市,消费者只能从超市里购买冰鲜鸡,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更多的城市禁止活鸡上市,还要从源头狠抓养殖企业强制进行规模化屠宰加工,才能最终形成良性市场消费社会氛围,促进中国肉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创新营销模式,大力推行CSA份额配送

什么是“CSA份额配送”?先讲一个趣闻: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

相关新闻

兴安集团2021年终经营会议暨2022战略规划会议

兴安集团2021年终经营会议暨2022战略规划会议

2022年1月10日,兴安集团年度战略会议顺利召开。会议以“建章立制,营销升级,创新增长”为主题,总结了集团2021年的发展状况,制定了2022年的战略纲要。集团董事长时建民,总裁张克富,副总裁徐建龙及集团部门领导,各公司销售、基地总经理共18人参加会议。 财务总监 王有明 会议开始,财务总监王有明就集团全年经营情况做了详细汇报。2021年,在禽畜养殖市场持续低迷,贸易摩擦频繁,疫情持续肆虐等不利因素下,山东兴安牧业科技集团全年销售业绩非但没有出现下滑,且稳中有进,个别子公司如华博牧业销售业绩实现“翻一翻”式的跨越式发展,各公司应收欠款进一步减少,集团经营状况稳中向好。   副总裁 徐建龙 随后,副总裁徐建龙做了“建章立制、营销升级、创新增长”的主题报告。徐总指出,2022年集团各子公司要全面完善规章制度,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运行流程,集团上下做到按制度管人,按流程做事。在营销领域,徐总强调,客户的开发与服务要有目标性、计划性,要做好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业务往来流程要进一步规范,各层级人员的奖励模式须更加科学。   在上午的会议中,各子公司的销售总经理针对2021年销售状况、营销举措、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报告。大家相互分享了自己过去1年在市场开拓,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亮点,总结了成就与不足,并对2022年的工作做了详细规划。     2021年是兴安集团生产领域的大跨越、大发展之年。纵观2021年,集团在生产设备升级、生产环境改造、产能扩充等方面投入资金达3000多万元。2021年11月,方舟中药提取基地通过新版GMP验收。截止会议当天,集团其它生产基地改造升级工作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集团生产技术总监曾现良在其汇报中向大介绍了2022年兽药生产与质检法规的新动态。曾总强调,2022年,兽药生产法规进一步严格,法律处罚进一步加大,为进一步深化集团各厂区的规范生产工作,集团将在各厂区陆续举办规范生产培训、规范生产内部评比等活动。   人力资源总监 于路霞 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于路霞向大家做了“管理者的有效性”报告,于总首先强调了管理者对组织作出承诺的必要性,并从“持续思考”、“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以及“用人所长”三个层面讲解了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集团总裁 张克富 未来3年,畜牧行业与动保行业必将迎来“大洗牌”,随着养殖业快速向集约化,规模化聚拢,上游对动保行业的供需关系将面临“重置”。总裁张克富在其战略规划报告中强调,未来3年,集团要加快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营销端要加快拥抱养殖头部企业的步伐,并且合作模式要从”供需”进一步升级为“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进退一体。   董事长 时建民 会议最后,董事长时建民做了总结性发言,肯定了大家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时总强调,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要切实利用好2021年的建设性、战略性投资,通过内部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与营销升级措施,把握住市场机遇, 加快冲锋的步伐。  
2022-02-10
2022

2022 年一季度山东省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

一季度:生猪深亏,家禽陷入亏损,牛羊盈亏震荡 ★生猪: 生猪(按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 自繁自育盈 亏成本线为 18.49 元/公斤,一季度养殖亏损 659 元左右; 外 购仔猪育肥盈亏成本线为 17.79 元/公斤,亏损约为 580 元。 ★家禽: 肉鸡成本约合 8.34 元/公斤,每只鸡浮亏 1.6 元左右; 肉鸭 8.00 元/公斤,大鸭处于亏损状态,每只亏损 2 元左右; 小鸭处于整体亏损(合同鸭由于有保底价,合同户每 只鸭毛利约 1.5 元);蛋鸡养殖,规模化场鸡蛋成本 9.0-9.6 元/公斤,中小养殖场户鸡蛋成本约在 8.4-8.8 元/公斤,对于 现代规模化鸡场,每公斤鸡蛋亏损 0.4-1 元,对于小养殖户, 每公斤鸡蛋亏损额 0.2 元。 ★奶牛: 奶牛每日饲养成本(按奶牛日均单产 28 公斤) , 折合公斤奶平均成本为 3.91 元,一季度头均盈利约 680 元;  单产低于 7.5 吨的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肉牛肉羊: 肉牛育肥价格盈亏点为 29.5 元/公斤,肉牛 集中育肥式每头盈利 2700 元, 自繁自育每头盈利 3000-4000 元; 绵羊自繁自育每头盈利 38 元,集中育肥式每头略亏 7 元; 山羊自繁自育式每头盈利 94 元,集中育肥式每头亏损 22 元。 一、生猪: 一季度价格震荡回落 ( 一)自繁自育 1、成本(每头):仔猪 300 元,饲料 1100 元,疫苗 30元,用药 15 元,生物安全成本 40 元,水电费 25 元,人工 70 元,固定资产折旧 50 元,财务 20 元,死亡淘汰均摊 25 元, 合计 1975 元。 按本季度适宜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 17.95 元。 2、价格盈亏点: 17.95 ×( 1+3%) ≈18.49 元/公斤,其中 增加 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4 月 7 日价格: 育肥猪 12.50 元/公斤,实际出栏体重 平均 110 公斤。 4、养殖收益: 110 ×( 12.50-18.49)≈ -659 元/头。 5、养殖风险: 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 9 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 6 分,生物安全风险 3 分。 ( 二)外购仔猪育肥 1、成本(每头):仔猪 180 元,饲料 1400 元,疫苗 35元,用药 20 元,生物安全成本 40 元,水电费 25 元,人工 70 元,固定资产折旧 60 元,财务 20 元,死亡淘汰均摊 50 元, 合计 1900 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 17.27 元。 2、价格盈亏点: 17.27 ×( 1+3%)≈ 17.79 元/公斤,其 中增加 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当前价格: 育肥猪 12.50 元/公斤,实际出栏体重平均 110 公斤。 4、养殖收益: 110 ×( 12.50-17.79) ≈-580 元/头。 5、养殖风险: 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 8 分,主要风险 因子为市场价格风险 6 分,生物安全风险 3 分。 备注: 仔猪成本为 21 日龄断奶小猪,其成本为前期母猪 等各环节费用均摊到仔猪; 饲料、用药、用苗、水电、人工、 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是 21 日龄到育肥结束期间的费用; 育肥 猪是指 120kg 出栏肥猪,如出栏体重低于或多于以折算此体重 计算; 盈亏点价格确定是在所有养殖要素组成直接成本基础 上,考虑产业不同规模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自繁自育模式增加 3%加权,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增加 3%加权计 算得来; 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以 1-10 分计算,主要风险因 子包括生物安全风险、价格风险、质量安全、政策风险(如环 保等) 和不可抗力等。 二、肉鸡: 产业由盈亏基本平衡陷入亏损 1、成本核算: 白羽肉鸡,以饲养 40-42 天出栏为例,按 照当前生产资料价格计算,鸡苗 2 元/只,出栏毛鸡平均 2.5 公斤,饲料 4.1 元/公斤,料重比 1.5: 1,综合费用(包含免 疫费+药费+人工费+抓鸡费+水电费+取暖费+土地承包费+生活 费+折旧费+维修费等) 约 3.5 元/只,成本合计约 20.87 元, 合毛鸡 8.34 元/公斤(实际上由于疫情因素接近 1/5 的鸡未到 出栏标准就提前处理)。 2、盈亏情况: 最近出栏肉鸡苗价约 1.1 元/只,饲料均价 4.1 元/公斤,毛鸡出栏体重平均2.5 公斤,每只鸡成本约 19.87 元,合毛鸡约 7.94 元/公斤,而一季度毛鸡价格整体维持在 8 元/公斤以下(6.8-7.8 元/公斤) ,平均每只鸡亏损 1.6 元左 右。 三、肉鸭: 一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1、成本核算: 大鸭,以饲养 37-38 天,出栏毛鸭 2.75 公斤,当前生产 资料价格计算,综合成本约 22 元/只,其中饲料 17.80 元,药 费 0.6 元,苗 1.5 元,人工 1 元,折旧 1 元,抓鸭费 0.1 元, 合毛鸭 8 元/公斤。 小鸭,以饲养 28-30 天,出栏 1.75 斤以上鸭子为例,成 本约 12.90 元/只,其中饲料 9.4 元,药费 0.5,苗 1.5 元, 人工 0.7 元,折旧 0.7 元,抓鸭费 0.1 元,合毛鸭 7.38 元/ 公斤。 当下毛鸭成本仍在高位,屠宰经营压力增大,拉涨情绪较 强。4 月上旬,待出栏的合同鸭价格成本在 7.70-7.90 元/斤 区间上下,总体呈现区间震荡调整态势,较 3 月底价格有所升 高。近期上调范围主要针对供需偏紧的鸭头、鸭掌、鸭脖、鸭 锁骨等副产类单品,注意疫情导致的阶段性冻品供需错位。 2、盈亏情况: 近期出栏肉鸭,进苗时鸭苗大鸭 1.2 元/只,小鸭 1.7 元/只。鸭子成本大鸭约 21.70 元/只,合毛鸭 7.9/公斤,小鸭约 12.90 元,合毛鸭 7.38 元/公斤,当前山东 区域市场毛鸭价格约 6.6-7.6 元/公斤(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在 6 元/公斤) ,大鸭处于亏损状态,一季度每只亏损 2 元以上, 小鸭整体亏损。合同鸭由于有保底价,合同户每只鸭毛利约 1.5 元。 四、蛋鸡:蛋价高位震荡,呈现“V”型走势 1、成本核算: 以规模化集约养殖模式为例饲养 500 天淘汰,可产蛋 17-19 公斤,鸡苗 4-5 元/只,饲料原料成本居高 不下,配成全价料约 3500-3600 元/吨,全程饲料成本约 170 元/只,防疫费 5 元/只,人工水电等 5 元/只,固定资产折旧 7 元/只,合计投入 190 元/只,若单算鸡蛋收入,折合 5.0-5.6 元/斤,由于淘汰鸡可售 20 元/只,若扣除淘汰鸡收入抵消部 分成本,折合 170 元/只,折合鸡蛋成本 9.0-9.6 元/公斤。对 于中小户,养殖成本略低,约 8.4-8.8 元/公斤。 2、盈亏情况: 每年春节过后为需求淡季。春节期间市场 处于库存消耗期,鸡蛋需求平淡,1-2 月份鸡蛋价格走低,3 月份震荡上行。据监测 1-3 月份,我省鸡蛋均价为 9.76 元/ 公斤、8.72 元/公斤、9.00 元/公斤,呈现“V”型走势。鸡蛋 价格由年初的第一季度鸡蛋价格价格整体维持在 8.0-9.4 元/ 公斤,规模化鸡场每公斤鸡蛋亏损 0.4-1.0 元,小户每公斤鸡 蛋亏损 0.2 元左右。 五、奶牛:牛奶价格高位震荡,奶牛效益较好 1、成本核算: (1) 初产牛: 一头怀孕成母牛目前售价 24000-26000 元, 其中初生小母牛售价 5000 元/头(有价无市) 、小公犊售价 3000 元/头,折合产犊效益为 3000 元/头,按 24 个月( 14 个 月配种,怀孕 10 个月)测算,其饲养成本 10000-12000 元。 (2) 经产牛: 产奶牛每日饲养成本(每公斤生鲜乳) : 按奶牛日均单产 28 公斤来计算,奶牛公斤奶平均成本为 3.91 元,其中全价料成本 2.98 元、生物资产折旧 0.65 元,环比持 平%,同比升高 5.39%。 2022 年第一季度饲料成本的上涨伴随着人力劳动成本和 其他原材料物价的上涨, 以及牧场奶公犊和淘汰牛价格下降, 对养殖效益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据监测,我省一季度玉米 平均价格为 2.82 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降低 3.09%; 豆粕 平均价格为 4.17 元/公斤,环比升高 11.49%,同比升高 9.16%; 麸皮平均价格为 2.29 元/公斤,环比升高 6.02%,同比升高 7.51%。 2、养殖收益: 2022 年第一季度我省奶价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一季度我省生鲜乳平均交售价格为 4.23 元/公斤,环比降 低 1.63%,同比降低 1.17%; 按月度监测来看,1-3 月份我省 生鲜乳平均交售价分别为 4.32、4.26、4.12 元/公斤。第一季 度奶粮比价均值为 1.51,环比降低 1.31%,同比升高 2.68%, 一季度奶牛养殖收益低于去年四季度,但略高于去年同期。 经产牛具体收益为,一季度生鲜乳平均交售价为 4.23 元/  公斤,按单产 8.5 吨的奶牛,每头年效益 8500 ×( 4.23-3.91) =2720 元/头,一季度均头盈利约 680 元; 单产低于 7.5 吨的  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初产牛年获益为 6000-8000 元/头。 备注: 本次测算没有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对于牧场 效益的直接冲击。3 月份以来,多地多点相继发生本土新冠肺 炎疫情,部分中高风险区所在市、县进入“静止状态”, 区域 封控、交通阻塞。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乳品加工企业暂停收 购生鲜乳,奶农生鲜乳滞销,只能低价销售或是喷粉处理,奶 价跌至 3 元/公斤左右,远低于 3.9 元/公斤的成本线,奶农陷 入亏损境地。 六、肉牛肉羊: 肉牛效益可观,肉羊盈亏震荡 ( 一)肉牛 1.饲料价格: 常用粗饲料价格 1000 元/吨,精饲料 3200 元/吨。 2.价格: 育肥牛 34 元/公斤,犊牛 50 元/公斤。 3.育肥牛价格盈亏点: 29.5 元/公斤,肉牛专业育肥每头 盈利 2700 元,养殖母牛每头盈利 3000-4000 元。 4.盈利测算: 专业育肥式: 购进犊牛和架子牛费用 10000 元,饲料 7000 元/头,水电 50 元/头,用药 50 元/头,人工 200 元/头,固定 资产折旧 200 元/头,土地租金等 150 元/头,合计总额 17650 元。按 600 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约 29.5 元,当前肉牛 出栏价格约 34 元/公斤,每头盈利 2700 元。 母牛养殖式: 犊牛落地成本 6000 元,饲料 300 元/头, 配 种用药 100 元/头,水电 25 元/头,人工 200 元/头,固定资产 折旧 200 元/头,土地租金等 75 元/头,合计总额 6900 元。按 当前架子牛价格 10000 元/头,母牛养殖效益(犊牛交易收入 减去犊牛和母牛饲草饲料、基础设施、水电、人工等成本) 为 3100 元。 大规模繁育场因设施设备、人工、土地等成本较高,养殖 母牛盈利约 2500 元/头。肉牛养殖户因为人工及粗饲料成本较 低,单位经济效益要高于规模场,可达 4000 元/头。 ( 二)肉羊: 1、绵羊: 自繁自育式,断奶羔羊 770 元/头,饲料 720 元/头,用药12.33 元/头,淘汰费用 20 元/头,水电 13.33 元/头,人工 48.33 元/头,固定资产折旧 16.67 元/头,土地租金等 11.67 元/头, 合计总额为 1612.23 元/头。按 55 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29.32 元,一季度肉羊出栏平均价格 30 元/公斤,每头略盈利38 元。 集中育肥式,断奶羔羊 800 元/头,饲料 745 元/头,用药 17 元/头,淘汰费用 20
2022-04-20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双A级评定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双A级评定

近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布〔2022〕23号公告,公布了2021年度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结果和企业名单。山东兴安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兽药、饲料均被评定为A级生产企业。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公告 公告〔2022〕23号   按照《山东省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规定,在全省取得《饲料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和《兽药生产许可证》的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经市、县两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评定标准组织评定,省畜牧兽医局汇总会商,现将2021年度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结果和企业名单公告如下。 一、饲料生产企业分级评定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2031家饲料生产企业参与评定。其中,年度评价优秀企业(A级)627家,占比30.9%;良好企业(B级)1090家,占比53.6%;一般企业(C级)201家,占比9.9%;因新建、停产、未完成整改等原因未评定等级113家,占比5.6%。 二、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286家企业参与评定。其中,年度评价优秀企业(A级)96家,占比33.5%;良好企业(B级)138家,占比48.3%;一般企业(C级)30家,占比10.5%;因新建、停产、未完成整改等原因未评定等级22家,占比7.7%。 各市、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山东省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要求,尽快指导企业完成等级公示牌的更换挂牌工作,加强分级结果应用和宣传,加大对一般企业(C级)及未评定等级企业的跟踪监管,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动态调整(调整结果及时报我局饲料兽药处)。 附件:1.2021年度山东省饲料生产企业分级评定名单    2.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名单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2022年3月14日    
2022-04-19
logo

网站首页            关于兴安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总部地址:奎文区新华路与健康街交叉路口金江大厦11楼

基地地址:山东潍坊昌乐崖头工业园1号
业务电话:0536-6946838   邮箱:xayaoye@126.com
页面版权所有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1832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潍坊

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