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经常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是鸡不敢放。二是病不好治,扣棚倒圈时有发生。那么未来的路该往什么样的方向走,该怎样走?影响肉鸡产业发展的因素太多了,风险也太多了,今天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战略选择的风险。
如果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你所有的一切都会打水漂,所以我们提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规避风险的首要对策。
战略选择的参考:
如果你想持久的赚到很高的利润,有两条路可走,第一,进入差异化的养殖市场,第二打造强势的市场品牌。当然,还有一条路,做什么事情都做到极致,你的灵魂跟你的身体完全能够一致,像德国的精密制造,一个飞利浦剃须刀可以用上九年,能省的地方全省,该好的地方全好。要想省事快速的赚钱,只有做这样的布局,未来你才有更大的空间。当然这需要你的思想超前、理念先进,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做这样的事情。
从《世界家禽》上看到一些信息,目前世界的肉品深加工比国内要进步得多,机会也多,近3-5年之内,禽肉的深加工,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机会。鸡肉深加工也好,父母代种鸡也好,都是阶段性优势。但是迟早有一天,每一个环节都会走向平利,只有大投入,只有做最核心的环节,才能保证持久的高利润,就是源头上育种和未来食品品牌的打造。
第二,行情的风险。
通过多年的体会,养鸡一般是好五个月坏三个月,以后可能坏的更多好的更少。那么有没有保赚不赔的买卖呢?答案是有。关键是你有没有这样的见识和胸怀。
肉鸡产业的实质:
一、种鸡养的是信誉。如果你想你的鸡苗比别人多卖三毛钱,还供不应求,那你就得保证做良种鸡,保证信誉,你肯定得用最好的原种、最好的育苗、最好的饲料、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等等,这样你才能卖上最好的价钱。我说做育种有最高的利润,但并不是把挣来的钱放进兜里,而是你需要设门槛、建标准,你需要投入,来保证你的信誉,保证你种鸡的品牌。只要你有信誉在,你的企业就是保赚不赔的企业。
二、饲料生产是期货。期货是什么,期货就是定价权,你手里有定价权了,你还有什么不能做?有件事情让我很震撼,一年前有一次我跟天津的一位饲料企业老板在一起聊天,当时是4月份,他告诉我今年的钱他已经赚完了,以后卖的饲料都是纯利润。就像做服装生意一样,刚开始上架时卖3000元,当卖到一个点,成本都回来的时候,就开始甩货了,3000没人买就2500,2500没人买就2000,只要有人买10块钱也卖,因为这时卖出去的都是纯利润,如果积压下来就成了库存。如果做饲料的不懂期货,我们想现在不会很好做。我认识的好多朋友,开始放鸡放得很好,但是到最后生意都倒闭了,为什么?不是建饲料厂就是建屠宰场,最后都把自己搞垮了。因为放鸡属于流通,做饲料和屠宰是实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三、兽药赚的是人的眼球。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但现实就是这样。今天投了药,明天没效果,老百姓就会换药了,你就没有机会了,这就是现实。中国人讲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要做吸引人眼球的药,所以我们提出24小时见效,如果做不到宁可不做。做到24小时见效容易,但是不违背良心,不违背国家政策,这就难了,这就是你的竞争优势所在。
四、放鸡的价值是营销的价值。以后放鸡跟打仗是一样的,排兵布阵,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思考,放鸡就没法儿干了。绝对的聚焦,绝对的差异化,绝对的低成本,这是世界通行的三大营销法则,未来放鸡是靠这些来赚钱的。
五、养鸡的价值是管理的价值。对环境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对鸡的管理,哪一个环节管理不好,都会出问题。所以养鸡就是搞管理,放鸡就是搞营销,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六、屠宰屠的是库存。有实力的企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吃进,在行情高涨的时候抛售。我知道一个企业,生产和屠宰规模都比较大,但是库房比较小,这就有问题了。
七、食品销售销售的是附加值。同样的一只白羽肉鸡宰杀的肉你怎样卖出不同的价格?我前两年接触到的一个案例,一个一条龙的企业,跟大企业比品牌比不了,卖不了高的附加值,跟一般的企业比,又没有人家的成本低,所以这个企业卖肉卖的很被动,老赔钱。我建议他们想办法卖肉卖出附加值来,改变产品形状,改变产品的规格和包装,改变销售渠道,改变目标市场等等,想办法把附加值体现出来。我建议他们放弃了在城市超市的销售,放弃了农贸市场的销售,改变销售渠道,进入学校食堂、单位食堂,进入集贸市场,就获得了很好的优势,体现出了附加值。因为学校食堂和单位食堂要考虑肉的安全性,另外要考虑肉的性价比,他们可以不用大品牌,也不愿意去集贸市场,所以一改变就成功了。
八、产业化玩的是强势品牌的打造。我认为产业化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伪命题。全世界有真正的产业化,有真正的产业链吗?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的发现,就连世界的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