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二场报告会于4月11日在京举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作了题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报告。本网记者采访了韩长赋。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请问“十三五”农业现代化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十三五”农业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基础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连续5年超过11000亿斤,连续3年超过12000亿斤。二是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2015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增幅连续6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2.73∶1。三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四是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这些成就标志着“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句话,要求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如果农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供给充裕、物价平稳,老百姓吃饭不愁,就能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和坚强后盾。“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巩固农业发展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句话,任务重。目前,我国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然是短板。如果将“四化”比作一匹骏马,那么农业现代化就是这匹马的短腿,不及时加长补壮,就站不稳、跑不快。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实现“四化同步”,才能不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亮点很多。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在战略定位上,明确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对农业与小康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做出判断,进一步凸显了农业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作用。第二,在工作主线上,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中央着眼应对农业发展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三,在发展目标上,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这是推进“四化同步”的内在要求。到时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我们总的考虑是,按照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更好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通俗地讲,就是“为全国人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保供给,就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收入,就是让全国农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保生态,就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实现“十二连增”。但我也注意到,《纲要》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请介绍一下,“十三五”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答:“十三五”我们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要巩固提高粮食产能,只要市场有需要,就可以产得出、供得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依然不稳固,还存在很多隐忧。一是耕地数量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而且时空分布不合理,西北地区有土没水、西南地区有水没土,水土资源不匹配。二是耕地质量下降。优质耕地占用较多,耕作层变浅、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凸显。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依然不强。突出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外比还有较大差距,农业信息化水平偏低,农机装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还比较弱,油菜和甘蔗收割、棉花采摘等农机作业水平还不高。
“十三五”,我们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藏粮于地”,就是要抓住耕地保护这个根本,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加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藏粮于技”,就是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3、《纲要》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请问如何推进?
答:这几年,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我国农业产销不对路问题日益显现,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卖难”“买难”并存。“十三五”时期,关键是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需要,做好加减法,增加高端有效供给,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推进农业供给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使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当前,重点要抓好玉米、生猪、牛奶三个品种。
一是调减玉米。由于连年丰收、需求下降,目前玉米库存较多,需要适当调减。去年,农业部制定了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调减5000万亩以上,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调减玉米,重点是种养结合、粮豆轮作,发展青贮玉米和青饲料等作物,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
二是稳定生猪。2015年4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在经历了三年低迷之后波动上行,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较大。预计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不会出现暴涨,四季度价格会趋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生猪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进生猪养殖绿色发展,保障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既让老百姓吃得起,又让养殖户有钱赚。
三是提升牛奶。“奶瓶子”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奶业加快发展,牛奶品质不断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对国产奶粉缺乏信心。今后我们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选育优良品种,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提质量、保安全、打品牌,恢复国人对国产乳业的信心。
此外,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三五”,我们将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提档升级,使城里人到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花摘果、体验农耕文化成为一种时尚,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
4、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请问我国农产品质量状况到底怎么样,新形势下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稳中向好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一是经营主体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军万马搞流通,加大了监管难度。二是消费方式增加了风险。中国人饮食讲究“风味小吃花样多、一年四季吃鲜活”,活鸡、活猪、活鱼长途贩运,增大了潜在风险。
客观地讲,现在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是发展阶段的集中反映。虽然不能做到零发生,但一定要坚持零容忍,即使有1%的问题,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千方百计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l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来自农业部、商务部的信息!猪价将高位运行
上一个:
来自农业部、商务部的信息!猪价将高位运行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
相关新闻

2022-02-10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2022-10-20

2022 年一季度山东省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
2022-04-20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双A级评定
2022-04-19
总部地址:奎文区新华路与健康街交叉路口金江大厦11楼
基地地址:山东潍坊昌乐崖头工业园1号
业务电话:0536-6946838 邮箱:xayaoye@126.com
页面版权所有 :山东兴安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1832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潍坊

扫描关注